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

时间:2022-06-16 13:16:00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1

 

关键词:大学教师  激励机制 

    我囚大学教师的潜能如何有效开发如何有效地保护大学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学习和借鉴囚外先进的经验对我囚大学教师激励机制进行侧}究期望能对推进大学教师队伍管理有一}tl,帮助我囚大学教师队伍管理应该形成  一个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框架昵概括起来就是建立以酬劳机制为杠杆的并同这个机制相配套的评聘机制培训机制评价机制下面将对这四种机制分别提出一}tl,具体建议

         一 酬劳机制

    为了建立规范透明的酬劳制度一般的酬劳结构可包括;基本/}活保证金一;课时酬金一;阶段性酬金一  ;退休金一;基本/}活保证金一按教师的职称山囚家确定随着教师职称的变化而变化按月支付;课时酬金一应体现同}_同酬小再按职称确定而是按首次开课继续开课以及课程的难度和类型来确定担任同类课的教师小论具有哪一级职称都享受同样的酬劳按年支付;阶段h}酬金一假设以年为一个阶段按照一个教师年两项之和的一定比例来支付阶段性酬金;退休金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酬金属于/i-=活保障金在教师退休后山囚家按月支付另一部分属一次性酬劳按一个教师的酬劳总和的一定比例一次性支付这部分酬金山政府和大学共同支付齐承担一定的比例

                构成了一个教师从进入大学任教之后的酬劳结构如果大学教师的酬劳形成了这样一种机制它将可以显示如下的优越性第一可以随着教师}_作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增加自己的收入还可以随着囚家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它具有自动调整的功能便于规范酬劳结构第-增加了酬劳的透明度结构洁晰计算简便自己完个可掌握和测算自己现在和未来的收入收入的卞动权掌握在教师自己手里同时还可以按照自己未来的收入来规划和设训一未来的消费第三可以有效地吸引教师把卞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激发教师花史多的气力研究教学这无论对于教师个人的发展还是对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利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师终身从事教师职业第四适度淡化了职称与酬劳的关联度既兼顾了教师之间职称的差异又鼓励教师在齐自的教学岗位上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龙其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成}\这对保证课程教学的质量开发新的课程无疑是一项积极的措施

      二评聘机制

      发达囚家在教师评聘力一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概括起来有以下儿点;一充分发挥第三力一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教师聘任是涉及齐种利害关系的敏感问题可以山社会知名人十组成的市议机构提出政策性建议避免政府部门与利益团体或个人之间的正面冲突日本大学市议会就是在)、一泛征求意见和调查侧}究的基础上侣导实施山齐大学自己判断的选择性任期制;采用公开招聘制度为了贯彻向社会乃至世界开放而又具有竞争力的大学人事政策德囚规定教授必须公开招聘日本也在世界著名杂志上刊登)、一告向囚内外公开招聘教授;月}j比近亲繁殖美囚大学研究z}毕业后能够留校当教师的极少一般是毕业后去其他大学从事教育侧}究}_作过一段时间后再返回母校}_作德囚原则上小允许本校的副教授直接晋升为教授教授一般从校外招聘并且规定其最少须有年以上在校外}一作的经历;舟卞入新鲜血_液美囚大学善于吸收和发挥囚外优秀人才的作用退职或转业的政府高级官员以及跨囚公.d经理到大学任教的较多而在这力一面一直封闭保守的日本也开始注意改变自己的形象齐大学逐渐认识到任用囚外优秀侧}究者和民间富有经验者到大学任教的重要性

    这里所说的评聘机制是针对我囚现行的大学教师职称评聘结合而n的评指的是职称的评定聘是指学校对教师的聘用新的评聘机制的基本点是评聘分离评聘分离的机制首先要改变现行的职称评市制度现行的制度无论是山大学自身评定还是山教育卞管机构负责评定本质上都是政府行为新的评聘机制要求把评市这一职能赋予社会中介组织山社会中介组织来认定教师的职称在新的评聘机制中教育卞管机构的任务是第一?制定统一的齐级别职称评市标准及实施细则第一?确定参与评定大学教师职称的中介组织的入选条件?并组织大学等齐力一面的专家委员会认定其法人团体的资格第三?定期

向大学及社会公布具有法人团体资格的中介组织?并界定其有效的服务区域大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自愿选择任何一家中介机构提出中请?中介机构接受中请并按程序组织评市?向通过评市的教师发放资格证书资格证书在教育卞管机构认定的区域内有效

      评聘分离机制的另一条线是聘用大学依法具有聘用教师的权力大学应建立科学的岗位制大学聘用教师担任哪一级的职称?一是根据教师岗位?一是依据中介组织认定的资格证书可以低聘?但小得高聘比如一个教师具有副教授的任职资格?学校如果缺副教授岗位?可以聘其为副教授?如果小缺?也可以聘其为讲师?但小能越位聘其为教授学校的发展带来教师岗位的变化?因而对教师的聘用也会小断的发z}变化所以?聘用总是保持一种动态评聘分离的机制可以缓解现行评聘结合带来的诸多矛)h具有如下一}tl,优越性第一?它小受指标限制?依据的是标准?便可以史客观的反映教师的阶段性的水平和能力第_?中介机构承担评市}_作?减少了学校和教育卞管机构的j+:力?避免了教师之间的矛jh第三?评市采用统一标准?可以缩小小同学校之间同级职称水平的差距?为学校聘用教师提供可信度高的依据?也为教师在小同大学的流动提供了力一便第四?评聘分离使学校对教师的聘用史具卞动权?有利于优化配置教师资源?同时?教师失去了,职称终身制,的铁饭碗?增加了危机感.)也增加了发展的动力‘7史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

   三培训机制

    培训作为激励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日的在于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囚史加开放?中囚的大学同世界齐囚的大学9}已其同发达囚家的大学交往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切齐囚大学教师州已其囚际知名大学的教师同中囚大学教师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所以会日显中囚大学教帅史新知识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培训就成为大学教师必小可少的一个举措

    现阶段大学教师获得培训的机会也小少但这种培训往往缺乏激励作用原因之一在于,要我学,?个人处于被动的地位?培训的日标小是很明确?培训的效果也小是很理想建立培训机制的日标在于让教师少:_生一种内在的自我发展的需求,!)报z}一种,我要学,的需求?培训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培训要制度化制度起到一种保证作用?同时起到种约束作用在教师具有自我发展愿望的基础上?需要适时地建立培训制度?从而保证满足教师发展的愿望同时?制度一经形成?它又具有制约作用因为教师培训什么小完个是教师个人选择的?卞要是山学校对教师的需要来确定的?培训小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学校行为?教育行为培训制度的刚性之一是同教师的劳动相联系?同教师的年终考核相联系从时间和酬劳上保证教师的培训教师挤训制度.)也应有相应的惩罚的规定‘7惩罚也从另一方一面产i}激励作用

      美囚高校教师培训有值得借鉴之处美囚教师培训贯穿教师培养的个过程世纪年代?美囚学院与大学联合会和侧}究z}院委员会发起和实施了,未来教师培训计划,?规定想当大学教师的博十/}?必须在学习期间去中央社区学院?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与学习?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并掌握教学的一}kll规律和力一法在成为助理教授以后?美囚高校还通过,导师制,等制度?对年轻教师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跟踪培训?并且将这种培训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师培训个程化?确保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完善的教学力一法

      经费是制约我囚高校教师培训发展的瓶预美囚高校通过囚防教育法?富布莱特法案等获得政府提供的大量培训经费?同时学校本身也高度重视培训经费的筹措?多力一筹集联j书?州和地力一政府的拨款?囚防项日?企业项日以及民间基金等?充裕的培训经费为教师进行专项考察进修?培训等创造了基础条件

      四 评价机制

      形成评价机制在于满足教师公平的需要如果说酬劳#l l制是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的杠杆?而酬劳机制如何保证公平?这就要依赖于评价机制本文认为卞要从四个力一面对现行评价机制进行改进第一?以年度评价为核心酬劳机制的实现首先在于年度评价?这是一个基础年度评价如果出现了偏差?将会影响到对教师的阶段性评价?进而影响到对个教师终身的评价建立评价制度首先要具体而严密地设计年度评价指标年度指标体系应充分体现教师职业的特点和规范比如?一个教师一学年需要教多少节课才算达到要求如果定低了?会增加成本

?如果定高了?会影响教学质量鼓励和允许教师超}_作量?但必须有一个上限无限制的超教学}_作量?小仅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还会过分消耗教师的精力?制约教师的发展第一?以自我评价为基础评价有自评和他评之分两者都是必要的?但自评是基础有了具体而严密的评价指标体系?一个教师完个可以对照进行自评强调以自评为基础?小仅体现对教师高度的尊重?也可以从教师自评中获得原始资源?小至于出现客观事实失真的偏差

  一般地说?教师会客观地评价自己?有了自评的基础?他评也会有的放矢?也容易为教师所接受第三?注重过程评价教育是一个周期性}s的过程?这个特点决定教育评价史要注重过程而小能看一时的成绩对教师的评价丁万小能以结果替代过程结果好?过程一般是好的这是成立的反之?结果小好?过程一定也小好?则小一定成立比如?一个学z}学习少戊绩小好?则小能简中一说明就是这个教师教得小好第四?重视绩效评价教师评价同样要重视绩效评价而如何看待,绩效,昵这要从教师劳动的特点来分析教师这个职业具有很明显的经验性?教师职业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因此?评价  一个教师的绩效小同于评价一项科}7 f uk果而应当从,经验积累,的层面来评价教师劳动的绩效评价教师劳动绩效最有资格的应当是他的学/i:犹如一个产品?最有资格评价的是用户如果一个产品氏期受到用户的赞赏‘7它就可能成为c7z7 a牌·学生也算是教师的用户·所以绩效评价的卞要参与者是学z}而小是校}\和同行我们并小排l涂l扰学z}公正评价的偶然性因素如果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对一个教师有  一个共同的评价那应当是客观的公正的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2

一、阶段的学习,了对干部作风建设整顿活动的性和紧迫性的思想认识

早在五十多年前,同志就意味深长地说“进京赶考去,决不当李自成”。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言小言小频道,教案)家的眼光和哲学家的思维谆谆告诫全党同志务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作风,自觉抵制住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考”出令人满意的成绩。胡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地抓好干部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的要求,倡导八种风气。“八种风气”“进京赶考”的继承与发扬,对党员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重申和要求,凸显了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性和紧迫性。,党对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了前所未,不讳短、不忌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此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这是治吏之道,事业之基,固邦之本。我的认识到,胡的倡导八种风气,这既是党执政地位的需要,现实的需要。毋庸讳言,当前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思想作风不纯、工作作风不实、学习风气不浓等依然不同程度地。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潮,是肌体健康、制约发展之大敌。正视了这道现实问题,抓住作风建设主要矛盾,从“小节”做起,从日常生活作风做起,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权力阳光化运作,盯牢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网络,筑牢反腐“篱笆”,干部队伍“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才能党员干部的自身免疫力,才能使自觉抵御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侵蚀。

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集团公司组织参观了省第六监,参观省第六监狱和了职务犯罪人员的现身说法,又一次了自重自律才能真正自尊自由的体会

省六监的高墙电网,铁门铁窗,关押着几千名犯人,在剥夺了人生自由的监狱里,囚犯个个都穿着囚服,剃着小平头,低着沉重的头,脸上是那种失去了自尊、自由后的卑微、呆滞表情。囚犯的悔罪报告,其忏悔发人深省,令人深思,他从小家景贫寒,但靠自强奋斗,考上了大学,在共产教育下成长,靠出色的工作,使了有用之人,并了的权力。然而他经受住经济发展大潮的洗礼,放松了对的思想改造,在社会分配关系剧烈变动中信仰动摇,理想丧失,金钱迷了心窍,产生了拜金主义,自重、自律,心理失控,人格变形,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仅使、集体和的利益受到损失,污染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威信,而且为他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家人也承受着罪犯家属的巨大痛苦,囚犯在忏悔的最后,发自肺腑地说:失去了人生自由的日子是最痛苦的,做过囚犯才有笼中之鸟、度日如年的体会,假如有人问他最需要,他会毫不含糊地回答:“高官厚禄不要,金山银山也不要,只要自由,自由!”

心正才能造福社会,德才兼备方能,我一名共产主义事业的后来人,理应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要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自觉抵御社会上不良习气的侵蚀,抵御“糖衣炮弹”。

三、公司组织党员干部参观**营革命胜地,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又一次了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更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闻名于世的上饶营,是1941年1月初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干部,还有从东南各省地方抓来的共产党员和其它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爱国志士在狱中秘密党组织的下,同凶残的特务了英勇的斗争,并地举行了著名的茅家岭暴动,谱写了一曲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共产主义事业的后来人,要弘扬革命先烈为追求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发扬光大我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要倡导“八种风气”,党旗一代代传下去。

四、作风建设活动的,的政治想思觉悟和工作作风也了的,虚心了的意见,认清了,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

(1)在学习上,一直自身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素质修养的,并在政治理论学习的,业余,参加浙江大学企业管理研修班,努力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知识。但从,性地学习还,如:对地方的政策、法规还。

(2)在作风,要先人,再去事,最后才能官。党员干部来讲,党性修养和锻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的模范行动和出色工作,给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我将牢记**书记的教导:“做人要以德为帅、以诚为根、以善为贵;做事要以谋为基、以实为重、以智为要;做官要以民为本、以正为先、以纪为则。”

(3)廉洁才能精神上的自由,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党风廉洁是要求,我了处处要求。在经营工作中,原则,秉公办事,坚决本公司利益,在与承包商、供应商打交道中,的距离,克己奉公,心无旁鹜,不谋私利,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规范制度,细化操作流程,并要求下属自觉遵守纪律,廉洁自律。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3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观看警示教育片心得体会

随着我院“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的开展,3月22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召开教育整顿第一次警示教育大会及观看英模宣传片。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目的就是建设一支努力打造一支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政法队伍。但有的政法干部不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放松自我改造,理念信念逐渐缺失,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偏离了正确轨道,无法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诱惑和腐蚀。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对于王晓光等人的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过去都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这些反面典型人物的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在于:

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必将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不能保持警惕、保持冷静、保持操守,更没有慎独慎微,忽视从根本上考虑人民的利益,不甘清贫,崇尚拜金,最终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其次,党员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在危害党的事业的同时,自己也必将遭到“身囚”之苦。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正确的行使就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成为以权谋私的魔杖。从领导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遥,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政治生命、青春年华、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换取身外之物。同时,法制观念淡薄,待人处事上没有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和纯洁性,必然导致行政行为的畸形,最终葬送身家性命。

作为一名党员和政法干警,我们要从警示教育片中吸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我们要认真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我们要把政治纪律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不可触碰的红线,自觉用政治纪律规范自己、约束自己、警示自己,坚决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和金钱观,大力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在观看了苏州市检察院王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感到深受鼓舞。我们要在这次教育整顿活动中主动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政法工作、政法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锤炼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规范权力运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4

摘 要:监狱哲学是监狱对囚犯执行刑罚,实现改造与矫正的基本理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态度的总称。监狱哲学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启蒙、进步和文明的过程。这种演变不独在中国,在世界范围里同样存在。就其要者而言,监狱哲学主要是指:惩罚哲学、改造哲学和人道哲学。

关键词:中外监狱哲学;比较;惩罚哲学;改造哲学;人道哲学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6-0060-04

监狱哲学,是指监狱对囚犯执行刑罚,实现改造与矫正的基本理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态度的总称。它对刑罚执行的具体政策、具体制度、具体体制、具体运行等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监狱哲学,在这里基本等同于刑罚哲学。但是,考虑到称谓的统一性和叙述的便利性,本文将其通称为监狱哲学。监狱哲学当然还包括了监狱之外的社区矫正以及与监狱有关的刑事政策,如出狱人保护以及武装警戒等等。但限于篇幅,这里不作涉及。监狱哲学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启蒙、进步和文明的过程。这种演变不独在中国,在世界范围里同样存在。本文所论述的仅仅是当今世界范围里的主流监狱哲学,它代表了当今最先进的刑罚思想,并且对未来监狱哲学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指导着未来监狱制度的方向和愿景。

一、惩罚哲学

惩罚哲学,毫无疑问成为监狱哲学首当其冲的内容。尽管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对于惩罚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作为一种哲学现象,惩罚始终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

1.国外监狱制度的惩罚哲学。“自古以来,就有犯罪的人要受惩罚的观念”[1]116。而刑罚的产生和发展,使惩罚的思想找到了最好的载体,使思想成为现实。因此,其无论报复、报应、威慑以至于后来的矫正、改造,都可以在惩罚里找到原本的渊源。因而,惩罚成为了“西方国家乃至于世界各国最主要的刑罚哲学或者矫正理念之一”[1]126。甚至,历史上有过专门的“惩罚时代”。一般认为,对于囚犯的惩罚是基于以下的理由:报应、威慑和剥夺犯罪能力。

与惩罚哲学相适应,国外监狱制度也曾经出现过多种模式,并且,各种模式都带有强烈的惩罚哲学思想。即便是在美国强调对囚犯“改造时代”,其威慑、剥夺犯罪能力和报应,都是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质疑监狱改造功能的理论一度成为支配其监狱制度的主流哲学,其监狱制度又退回到了新惩罚主义的年代:矫正政策具有了“较多的惩罚性”,以及重刑主义倾向。

2.我国监狱制度的惩罚哲学。在旧中国的监狱里存在着严重的惩罚倾向。并且,不仅仅是惩罚,而是严刑峻罚,其惩罚伴随着严重的野蛮、严重的残暴以及严重的非人性。这些都在清末监狱改革的各种奏章、文献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在新中国的监狱历史上,惩罚的思想同样体现在了刑事政策、刑罚制度的设计以及监狱制度管理、教育的各个方面。

不过,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实务部门和理论研究界,对于当下中国监狱的惩罚表示了区别于一般监狱的理解。对于惩罚,人们最广泛的共识是:“改造功能与惩罚功能相比,改造功能是目的,惩罚功能只是手段”[2]。而长期以来的现实是:惩罚作为一种手段,被广泛地用于对囚犯的管理教育,而在监狱工作人员那里,惩罚往往被扩大地理解为随意的打骂体罚、虐待。因此,在21世纪以来,推进监狱工作法治化,倡导尊重和保障囚犯权利的过程中,为数不少的监狱工作人员抱怨监狱没有了惩罚的手段。把惩罚扩大理解为体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监狱工作人员对于惩罚哲学的一种误解。

3.中外监狱制度惩罚哲学的比较。惩罚具有共通性,这是由监狱的属性所决定的。无论是在发达国家或者落后国家,监狱都存在着惩罚的属性;不论是剥削社会制度的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有监狱,就有惩罚。任何国家,都丝毫没有例外;任何监狱,都不可能幸免。

确认监狱制度惩罚哲学的价值在于:

第一,可以更精准的设定惩罚。承认惩罚是监狱的目的,可以把惩罚置于公平正义的价值中衡量和把握,在设定惩罚时,更好地把握监狱惩罚的强度、覆盖度和囚犯的耐受度,从而恰当地运用刑罚,最大限度地节约刑罚资源。我国《监狱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为了准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可见,在“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关系中,惩罚和改造,至少是并列的关系。相对来说,按照传统的理解,惩罚作为一种手段,则没有一定的节奏、规范和制衡,可强、可弱,可凸现、可式微,可限定、可扩大。换句话说,仅仅作为管理、教育手段的惩罚,很容易对囚犯的权利保障构成威胁。因此,尽管人们以为惩罚不是目的,表达了社会主义监狱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制度监狱的优越性,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善良的误解罢了。精准地设定刑罚的要求,当然意味着对于惩罚目的实现时的权力运用进行必要的“理性限制”[3]15,以保证惩罚的人道性和公正性。

第二,可以更适当的启动惩罚。“惩罚本身具有的价值元素对惩罚的自我限制”[3]11揭示了惩罚在经历了威吓时代、博爱时代之后,在科学时代,其功能所具有的对自身的限制性。因为作为一种目的,比之作为一种手段,更加必须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和公正性。只有在法律上明确地设置一定的限度,并且配合必要的、强有力的监督,这样才能保证惩罚的合理的期间和范围。当然,“只有正义、平等、人道和秩序等品质的具备,此种规范性的安排才具有存在的合理必要性”[3]11,才能更公平地利用惩罚。

第三,可以更有效地使用惩罚。惩罚,作为监狱工作的目的,可以公开而直接地向社会公布,这是实现惩罚目的的必要前提。长期以来,惩罚一直作为监狱工作的目的而存在。但是,由于我们错误地认为惩罚作为社会主义监狱的目的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抹黑,以至于在政策的宣布、法律的制定上一直模糊不清。这使监狱在对囚犯惩罚时,羞羞答答、左摇右摆、忽紧忽松,从而严重影响了监狱工作人员的执法和管理,严重影响了公正执法,严重阻碍了监狱工作的法治化进程。

由于对于监狱惩罚属性认识的含糊,导致了监狱法治建设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监狱职能的履行。如对于囚犯正常死亡的处理,至今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处理的规则往往根据囚犯亲属的态度随机而定;如对于囚犯的医疗管理,至今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标准,治疗费用通常情况下是“全包”,不仅大大超越了社会医保的范围,甚至大大超越了一个离休干部的标准;再如由于种种原因,囚犯刑满了,家属不接受,地方政府不理会,甚至向监狱索要安置费、就业费,致使有的囚犯刑期届满了而无法释放出去。在一些人的思想里,监狱俨然成为一个福利机构。同时,由于对于监狱惩罚属性认识的含糊,面对囚犯的滥用维权,监狱机关、监狱工作人员常常畏首畏尾,生怕自己的执法行为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构成严重影响。这固然与监狱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有关,但也与监狱惩罚的属性不明确直接关联。

二、改造哲学

1.外国监狱制度的改造哲学。在西方发达国家看来,“改造的基本含义就是,通过适当的措施和活动改变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和态度”[1]139。在世界监狱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改造的多种含义:作为拯救的改造、作为改造的改造和作为个别化治疗的改造。[1]140-141与之相对应,改造的模式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医学模式、适应模式和整合模式等。[1]142

在早期的改造哲学思想中,人们一般认为,犯罪是一种邪恶,是远离了上帝的旨意,所以,要通过对囚犯的《圣经》教育,使他们回到正确的人生道路和生活中来。所以,“拯救”,就成为核心的改造哲学思想。

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人们假定“犯罪人对自己的转变是负有责任的”,社会的责任在于“向犯罪人提供教育、职业和宗教方面的机会”[1]141。只有当犯罪人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时,改造才变得有可能和有意义。这当然就是作为“改造的改造”的哲学思想。

“改造”的“个别化治疗”是基于“犯罪与疾病具有相似之处”。疾病可以治疗,当然犯罪也可以治疗。这成为后来国外监狱“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当然,“改造”思想受到了重犯率大幅度上升的挑战,于是人们开始质疑“改造”的功效,为此,出现了否定“改造”的倾向。与之相对应,监狱改造哲学一度被新惩罚哲学所“屏蔽”。

当然,在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监狱,也常常把监狱的职能定位为“矫正”,并且在名称上也称之为“矫正”,如美国矫正学会、矫正局等。

2.我国监狱制度的改造哲学。改造曾经是新中国监狱的核心哲学思想,并且被规定为当今中国监狱的唯一目的。更有研究者指出:“监狱改造功能的实践与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中国劳动改造罪犯实践的总结、成果”;[4]47它“集所谓的‘矫正’、‘教化’、‘矫治’或‘整合’等功能之大成,却又更为科学”。[4]50改造功能一是矫治职能,一是培养职能。在中国,改造具有以下的含义:

第一,改造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人类伟大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识可以改造,是改造罪犯的科学理论基石”[4]12。“人的可变化性,罪犯的可变化性,才使改造罪犯成为可能”[4]13。而以往的任何剥削制度社会的监狱,没有改造的思想指导和制度设计。即使有这样的思想,也因剥削阶级制度的原因,而不能真正实现。如果他们说实现了,那是骗人的。

第二,改造的模式是把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正确思想,灌输给囚犯,进而改造他们的错误思想,使他们改恶从善,重返社会。“改变犯罪人原主观形态、知识结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甚至生活习惯,培养其掌握一定文化知识、谋生技能,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的守法公民”[4]48。

第三,劳动是改造囚犯的基本方法。长期以来我们秉承的是下列关于劳动的经典论述:“劳动是伟大的消毒剂”,“一切罪恶都是从不劳动开始”,“劳动是罪犯悔过自新的唯一方法”。并且在监狱制度设定上强调劳动具有惩罚性、无偿性和强制性。

第四,改造的目标是转变囚犯思想、矫正囚犯恶习、让囚犯学会技能。

3.中外监狱制度改造哲学的比较。中外监狱制度改造哲学有着深刻的差异,含义迥然不同。

第一,中外监狱制度改造哲学都获得了成功。毫无疑问,中国监狱在改造哲学的运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为世界所公认。这是中国监狱改造哲学的科学性、先进性使然。同样,国外监狱制度改造哲学在具体的使用中,也走出了成功之路。我国在推进中国现代监狱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对于国外经验的借鉴和吸收,就充分表明了国外监狱制度改造哲学的独到和优势。

第二,中外监狱制度改造哲学具有根本不同的含义。中国监狱制度改造哲学更多的是立足于思想政治的层面,是从人类解放的高度定位的改造哲学。而外国监狱制度中的改造哲学,立足的是改造技术的推广与运用,具有如分类技术、处遇技术、心理矫治技术、刑期管理技术、危机干预技术、改造激励技术等;并且,对多种技术都作出了制度性、法律性的规定,确保了改造技术的落实。

近代以来,我国监狱制度的发展走过了以日为师、以俄为师和以欧美为师,直到当下的以世界为师的过程。为师,并不是丢弃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而是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监狱尤其是发达国家监狱的最新的理念、成功的经验和模式,为我所用。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美等国的恢复性司法、恢复性监狱实践,是改造哲学的最新发展和突破。尽管其在中国的推行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种趋势是值得期待的。

三、人道哲学

人道,是指“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尊重人的人格和权利的道德”[5]。这就要求,在对人的管理过程中应当体现人文主义的情怀。在现代监狱制度中,对于囚犯的人道主义精神已经被广泛认同。

1.外国监狱制度中的人道哲学。如果说,惩罚与改造在传统的监狱哲学中没有争议,那么,随着人权观念的兴起以及人的尊严被不断地提起,人们开始对于惩罚和改造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事实上,惩罚这个远古就存在并且会继续存在的哲学思想,已经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开始获得全新的内涵和价值。如传统的枪决执行死刑被注射执行死刑所取代;监狱的服刑环境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告别了酷刑和残忍……。这种变化,就是人道主义思想的植入。

2.我国监狱制度中的人道哲学。人道,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理念。人道原则的核心是人性尊严的观念”。[6]244这比之传统的一些人是另外一些人的手段、工具的观念,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即使是囚犯,也是作为社会主体存在于社会之中。否则,就很难解释,监狱为什么必须把改造人放到突出的位置,为什么把囚犯重返社会作为监狱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在中国实践中,这种人道主义的思想被概括为“人性化”。“人性化”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的前提下,满足囚犯的合理合法的需要,把囚犯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

3.中外监狱制度中人道哲学的比较。第一,人道哲学在中外监狱制度理论和实践中都有着深刻而广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监狱制度被称之为非人道的监狱制度,对国家形象、社会现象、政党形象都是致命的损害。

第二,人道哲学的源头不同。中国监狱制度的人道哲学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人道主义。这个主义引入中国后,成为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这说明在中国人道哲学同改造哲学一样,被深深地打上了政治的烙印,具有意识形态属性。而国外的人道哲学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人道哲学,是自然主义的,即因为囚犯是人,所以,必须给他们以人道的关怀。[6]254

第三,人道哲学的蕴涵不同。我国监狱制度人道哲学的预设思想是“胸怀”,让囚犯在接受惩罚中被感化,领会社会主义的价值和道德要求,而国外监狱制度的人道更多的是出于“人本身就是目的”,人应该有尊严和体面的活着,属于悲天悯人的“泛爱”思想。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我国监狱学术界和实际部门开始接受“人性化”思想,长期以来存在的人道哲学的政治蕴涵和阶级斗争思想已经式微。

4.监狱制度中人道哲学的价值。囚犯重返社会是监狱的核心价值。监狱的一切工作,为囚犯的新生展开。囚犯是监狱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囚犯,就没有监狱;没有监狱,就没有警察。

首先,监狱对囚犯的惩罚和处罚,必须保持必要的限度。惩罚和处罚是必不可少的“武器”。这不仅是由囚犯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由监狱的特性所决定的。任何人面对监狱一般的管理,都会做出“反抗”,这几乎是本能的反应。所以,监狱为了维护监狱的秩序,为了保护更多的囚犯免受他犯的侵扰,必须适用惩罚。而惩罚必须以足以达到威慑为限,因而必须是适度的。同时,惩罚也是要合法的,即惩罚必须有法律的明文授权和基本的程序设置。这是公平执法的要求,也是人道的要义。

其次,囚犯在监狱必须获得最低限度的待遇。囚犯是人,囚犯应该获得人道的待遇。而人道,在监狱法理的层面上,就是最低限度的待遇。不是说囚犯可以任由监狱以及监狱警察来支配和指使;也就是说,无论任何人都有获得基本人格尊严的权利,即使是囚犯。为此,联合国在1955年就通过了对世界各国具有指导意义的《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

再次,囚犯被侵权有权获得基本的救济。囚犯权利的真实性还在于囚犯权利被受到侵犯后有权获得救济。这是法理“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的基本要义。

参考文献:

[1]吴宗宪.当代西方监狱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2]金鉴.监狱学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47.

[3]韩玉胜,刘崇亮.监狱的惩罚机能及其限制[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0(4).

[4]金鉴.监狱学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5

【关键词】文言文 经久不衰 生命力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交流语言,它也是中国古人思想情感传达的媒介,是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甚至整个社会文化的载体,其中保存着我们中华文明的一切遗传信息编码,它言简意明而又不失生动形象。由于“语文工具论”的影响、功利主义的驱使等因素。有一种言论出现了:”在中学阶段要不要教文言文?如果要教,是多一些好还是少一些好?有人甚至提出“请文言文退出基础教育”的论调。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其它关心语文教育的专家、学者等都从各个方面进行着质疑、探讨和研究。一致认为中学应该教文言文。其实,反观我们的生活,文言文无处不在地显现着它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1.博大精深, 彰显真谛

文言文反应了我们民族各个阶段纷纭变换的历史,我们应当认识自己的祖先为人类的前进所进行的各种奋斗与惊人的创造精神,回顾古代的民本思想,孟子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保民而王”来游说诸侯。曹刿坚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战争必胜的条件,范仲淹抒唱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胸怀。欧阳修躬身践行了与民同乐的人生理想。梳理古代教育思想,孔子与四位弟子言志,倡导积极入世、礼乐治国的儒家思想。再观览古圣先贤们卓尔不穷的人生态度,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陶渊明爱好天然、不慕荣利的价值取向;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昂扬的精神风貌;杜甫“安得广厦万千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白居易“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兼济天下的博怀;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高逸旷达的精神;这一切经过时间的砥砺,流芳百世,熠熠生辉,已沉淀为我们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底蕴。

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用传统的优秀的民族精神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他们美好的精神家园奠基。

2. 培养感受、想象能力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历代选家精心挑选出来并经过了时间的检验被公认为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由于时代的不同,个人化的生活经历,对文言作品中的内容,拥有现代生活的读者不容易有类似的经历与体验,这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想象来与作者沟通思想。所以,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是欣赏文言文作品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所说的“文学素质”,也主要是指这两种能力。

拿一首李煜的词为例

《相见欢》

这是李煜自述囚居生活,抒写离愁的词作。

上片写深秋月夜,词人独自一人走上西楼,举头仰望,新月如钩;低头俯视,栽满梧桐的庭院笼罩在夜幕之中,那样凄清。在这仰俯之间,凝聚着词人多少哀愁!身为亡国之君阶下囚的李煜,不正像那幽闭在清秋深院的梧桐,孤苦、寂寞,甚至没有自由!

下片劈空而来,似波涛汹涌,将全篇推向了高潮。“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剪不断,理还乱”是极言离愁之纷乱、繁杂。何况,对“三千里地山河”、“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故国的离愁,又怎忍心剪断呢?结尾:“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言这离愁别恨的滋味没人体验过,只有词人自己领略到了。李煜以南唐天子,沦为宋朝幽囚,身世的浮沉,自然不是常人所能体验到的。这种无言之悲哀,更胜于痛哭流涕之悲泣。

这种由江南富国的一国之君沦为北方宋朝的阶下之囚的经历,今天的人不会有了,但人们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离别之苦,乃至生活中巨大的不幸滋生出的深重的愁苦是永远存在的,读者陷入种种苦闷、烦恼而又无力自拔时,无疑会对接上“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所描述的心理体验。阅读文言经典,无疑会提升我们对生活的感受能力、想象力,也会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

3.掌握文言,学好汉语

学习文言,是我们深入学习汉语的需要,是学好汉语的前提。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的成分。有些古代汉语的特殊词组和句式,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存在了,但在构词法中还有所保留。例如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作状语,现代汉语不再有这种造句法,但构词法和成语中还存在。以下就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的偏正式双音词或成语:

蜂拥、笔耕、蛇行、蚕食

枣红、杏黄、天蓝、漆黑

灰飞烟灭、天崩地裂、鬼哭狼嚎

稍有古代汉语常识的人,都会理解上述双音节词的结构特点,把“天崩地裂”解释作“像天塌下、地裂开一样。形容声响强烈或变化巨大”,而不会把它们理解为主谓结构。又如,现代汉语中有这样一类词组:

宽心、松口、松松裤带、红了脸、黑了心、坏了规矩、

“宽”松“红”“黑”“坏”都是较典型的形容词,而从它们的重叠式(“松松”)和后面出现时态助词“了”看来,已经具有动词性。学过古代汉语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形容词活用作使动词的遗存。

成语是文言文的活化石,它融合了文言字词句法等多项知识,是文言文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成语是我们现在使用得最多的与文言相关的内容。

文言文是古人所用的语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仍然以各种方式影响着现代文。古今汉语的渊源关系,势必要求我们从母语的根处汲取生长的精华。因此,要真正学好现代文,就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基础。所以,只有学好文言文,才能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

参考文献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6

关键词:柏拉图 《理想国》 教育 灵魂转向

一、教育是铸造《理想国》的基石

柏拉图《理想国》的首卷中,玻勒马霍斯的父亲克法洛斯与苏格拉底的对话直接揭示了《理想国》讨论的主题:何为美好生活和什么是正义的问题。[1]柏拉图认为,正义是理想国家的最高原则和价值,只有当个人正义和国家正义相契合时,才能最终实现全民共同幸福的和谐秩序。柏拉图的教育要塑造一个完全新型的城邦,并且塑造全新的公民。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城邦的性质要靠公民来决定,而公民的心灵则又依赖于城邦。理想的城邦与理想的心灵都靠教育来塑造。理想国的建立和保持依赖于教育,一个人得到的教育培养如果不合适,那么最好的天赋所得到的结果甚至比差的天赋还要坏。[2]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教育特别是城邦统治人才的培养,被放在政治设计的头等重要的地位,这在西方古代思想家中也是首屈一指的。18世纪法国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甚至说:“《理想国》不是一部关于政治学的著作,而是迄今撰写的有关教育的最好论文。”[3]柏拉图重知识、重人才因而重教育。他从现实城邦政治生活中看出,生活成员的素质特别是“护卫者”的知识涵养、道德品性和驾御政治的治理才能,直接关系到城邦体制改革的成败和城邦的命运,所以他在《理想国》中始终扭住教育问题不放,通篇对话内容都与教育问题息息相关,强调教育是理想城邦的基石,没有人的教育,就没有城邦的一切。[4]

二、理想国家中的教育

《理想国》全书共 l0卷,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关于正义问题的讨论;关于理想国家的构思和设想;关于国民及执政者的培养教育问题。而本书中柏拉图论述的教育思想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中柏拉图借用著名的洞穴囚犯的比喻阐述了其对教育的基本认识,回答了包括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等基本问题。第二部分则解释了如何对人进行教育,即教育的途径。比如通过算数、几何、天文学、辩证法这四种纯粹理性的、抽象的科学来对人进行教育。第三部分则详细说明了教育的对象,具体教育过程的设置等问题。[5]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考察了当时希腊人所知的各种政体,进而提出了关于理想国家的主张。他认为,理想的社会应当由3个阶层构成,并且依靠4种美德维系。这 3个阶层分别是哲学家、军人、农民和手工业者。由于上帝在造这 3种人时添加了金、很和铜铁不同的材料,因而形成3个阶层分别是国家的统治者、辅助者和供养者,各自具有智慧、勇敢和节制的美德。在柏拉图看来,理想国社会秩序的稳定仅靠智慧、勇敢和节制 3种美德还难以保证。还应当倡导一种 3个阶层都必须养成的美德,即正义的美德。 正义的美德要求3个阶层各守本分、各司其职,才能形成使全体国民都能获得幸福的“正义”的国家。柏拉图特别强调,理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应该是哲学家,即“哲学王”。同时,城邦的性质要靠公民来决定,而公民的心灵则又依赖于城邦,因此理想国的实现,不仅是通过教育培养哲学王当政,更主要是依赖教育培养完善的灵魂。柏拉图相信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就能决定他后来往那里走。[6]

(一)教育过程和课程设置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述教育的目的是根据世界的结构与认识的进程,将灵魂从可见的现象世界往上提升,实现灵魂转向,直至把握最高的善的理念。他认为这是培养、造就“哲学王”,并最终通过教育实现理想中正义和美好的国家必由之路。依据这种教育目的,基于他论述的人的认识序列,提出了一套完整理想城邦国家的教育体制与教学课程。

柏拉图主张实施优生和早期教育,强调由国家管理教育事务,对全体公民子弟实施同一教育。3岁时,儿童应当进入神庙附设的儿童游戏场,由专职人员进行同样的抚育,以养成同样的爱好和固定的行为习惯,为社会秩序的稳定打下基础。6至18岁,男女儿童分别进入学校接受音乐和体育等正规教育。17、18至20岁,主要是进行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四艺”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勇敢的美德,使之成为坚定的卫国者――军人。这一阶段结束后进行再次筛选,绝大多数人将成为英勇善战的军人并以此为终生职业。其中少数才智优异适合于理智活动的青年继续学习。2O至3O岁:学习内容是“四艺”,与前阶段不同的是,“他们将被要求把以前小时候分散学习的各种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研究它们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的联系。”而且学习目的大不一样,主要是为促进灵魂转向理念世界,同时为学习辩证法打好基础。30至35岁,10年学习后,大多数人完成了他们的教育,便离开学校去担任普通官吏。少数精英哲学家则继续学习到35岁,学习最后一门课程,即最重要的学科――辩证法。辩证法的教育,是最高统治者的必修课,而且只有极少数、善于抽象思维的人才适合研究辩证法,才能掌握辩证法。35至50岁,再经过15年的实际锻炼,在获取实践经验和经受各种考验后才最终完成其教育,拥有善理念的哲学家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即“哲学王”,“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教育和政治达到了完美的结合,真理与权力实现了高度的统一。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中,正义才最终得以实现。[7]

(二)通过教育实现灵魂转向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中最高的形式是“善”。他用太阳来比喻“善”理念在整个理念

世界中的最高地位。“太阳提供了光,使我们的眼睛能够很好地看见事物”。在柏拉图看来,这个善乃是整个可知世界之所以可知、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和根源。人的灵魂要从可见世界转入可知世界,要想获得真正的“知识”,就必须学习和掌握“善”理念。同样,执政者学习的最高目标也是认识这个最高的善理念 。

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很有名、很形象的“洞穴比喻”,来说明他关于认知与教育的学说。他将洞穴的囚室比喻为可见世界,其中的火光就是现象世界中的太阳的能力;从洞穴上升外出到洞外看到真实的事物,比作灵魂转向,从可见的现象世界上升到可知的理念世界,而在可知的理念世界中要花很大努力才能最后看到的“太阳”,比喻为最高的“善”的理念。他说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将灵魂中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进灵魂,而是促使灵魂的“转向”。[8]

就像那个在洞穴中的囚徒,他若只盯着洞壁上的影象的阴影,信以为真实,就永远都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他必得将头转过去,看洞外的火光,甚至经过各种痛苦锤炼,走出洞外,才有机会认识真实世界。在认识中,人的灵魂若也只盯着可见世界,他也不能获得知识,必须将灵魂转向可知世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在柏拉图看来,教育的使命,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的最高知识,看见善本身,并上升到那个高度。当他们已达到这个高度并且看够了时,就要他们下到囚徒中去,与之同劳苦共荣誉,承担繁杂的公务,过较低级的的世俗生活。这种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教育就是使灵魂更有效地转向的技巧,使灵魂把握正确的方向。对“哲学王”或统治者,灵魂转向至关重要,并有特殊的要求。柏拉图认为,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和终身从事知识研究、不愿从事任何实际事务的学问家,都不能胜任治理国家。理想国的建立者的职责已经迫使那些最优秀的人的灵魂进行“转向”,像“洞穴比喻”中所描述的那样上升,直到看到善。然后必须让他们重新下至“洞穴”里与囚徒们同甘共苦,帮助囚徒们也实现灵魂转向,培养造就好公民,才能治理好城邦。

三、结语

古今中外,有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对历史及当今教育的作用及意义这一问题,诸多学者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研究,本文就不作赘述。我们认为,柏拉图所阐发的教育思想,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以完善城邦为主旨和注重培养城邦治理人才的教育目的;设想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宝塔型教育体制;从音乐、体育至数理科学最后到达辩证法步步演化的教学课程设计;强调理论学习和政治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男女教育平等;注意早期教育等等。柏拉图的学园就是实行他的教育思想的一个园地。当然,《理想国》不是专门论述教育学的专著,它是围绕建立理想城邦国家的主题而谈教育的,由于时代及阶级立场的不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他的全民教育是排除了奴隶的:教育过于强调一致性,忽视个性发展;拒绝变革,“不让体育和音乐翻新”,柏拉图认为音乐的翻新会给国家带来危害。[9]综上所述, 在《理想国》中,教育成了构造“理想国”的关键因素,也是“理想国”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内在机制。在他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以及教材内容上,都贯彻了一条原则:“教育为政治服务。”[10]总地来说,对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我们应立足于自身的实际,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批判地加以吸收、运用,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工作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正确对待与发展教育,用教育来铸造现实的“理想国”。

注释:

[1]潘希武.柏拉图的音乐教育与体育:一个教育样板[J].基础教育.2008.(2).

[2]柏拉图.《理想国》[M] .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耶格尔. 潘迪亚:希腊文化的理想(第2卷)[M].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

[4]舒易红.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思想及启示[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6(2).

[5]姚介厚. 潘迪亚:《国家篇》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6]A.E泰勒. 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M].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7]常红梅.柏拉图教育思想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8).

[8]吴谨菁、曹腾觉.柏拉图《理想国》的教育伦理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7

观看了电影频道播出的,以原×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同志事迹为蓝本的电影《决不姑息》,心中感概万千,灵魂深受震撼。本人特别喜欢剧中的这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剧中每当案件查证困难或受阻时,就会有群众提供新的证据和线索,为案件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最终使案件证据充分,腐败分子难脱法网。

影片再次揭示: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明确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坚持人民群众路线,发挥人民作用,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在反腐败斗争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等形式,揭发举报违纪违法问题,积极参与党的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重要反腐作用,必须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进一步完善组织引导机制,增强群众参与的有序性;完善举报投诉处理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权力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保障激励机制,保护群众的监督权益。总之,要努力为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创造良好条件。联系当前的工作实际,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我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电影中的汪海洋要有怎样的忠诚、担当和钢铁般的意志,才会有这样执着的追求,在政治前途,人身安全

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又要有怎样的信念和有腐必反的决心,才会有绝不姑息的坚韧,最终真相大白、大快人心!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对于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这些反面典型人物的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在于:

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必将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不能保持警惕、保持冷静、保持操守,更没有慎独慎微,忽视从根本上考虑人民的利益,不甘清贫,崇尚拜金,最终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其次,党员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在危害党的事业的同时,自己也必将遭到“身囚”之苦。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正确的行使就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成为以权谋私的魔杖。从领导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遥,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政治生命、青春年华、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换取身外之物。

同时,法制观念淡薄,待人处事上没有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和纯洁性,必然导致行政行为的畸形,最终葬送身家性命。作为一名党员,要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必须自觉改造自

己,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世界观方

面,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作为社会公民、工作和家庭成员三个基本定位;在人生观方面,要有坚定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自觉警醒自己,在权、钱、色方面不伸手,不纵欲,不侥幸,时时把自己置身于监督之中,想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自觉充实自己,有正确的追求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8

敬爱的党支部:

主席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 党性是检验是否是一名真正***员的标准,它让我们方向明确,行为规范。通过党课的学习,我深刻的明白了党性修养对于一名***员的重要意义。

在课上,老师举出了一些关于领导干部应为丢弃了党性修养,而走入了罪恶深渊。从一名受人尊敬的***员,堕落到一名阶下囚的事例。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员,我们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坚定自己的立场,时刻不忘记党的宗旨。不能因为贪图名利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放弃作为一名党员的行为准则。而作为学生党员的我们,更要从现在起就要加强对自己的党性修养的培养,让良好的作风,坚定的意志力,成为一种习惯,今后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和服务人民的重要任务。

党性修养的基本内容体现在理论、思想意识、政治、道德、纪律、作风、科学文化修养六个方面,同时也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要求都不一样。而我们对党性修养的追求永不止步。加强党性修养,首先需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清醒是政治坚定的前提,理论先进是思想进步的根基。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明确党的思想路线,我们才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党员素质其次是加强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安危。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强自身修养的建设,是实现理想和目标的根基。道德是立身之本,是成才自己。所以,道德修养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学习,注重自醒自律,自警自励。再者,党性修养,最重要的就是进行思想意识的改造。思想意识的改造才是本质的改造,加强思想思想意识的修养,是党员修养的核心问题。加强思想修养,必须要坚定党的理想信念,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问题。最后,我们还要加强自己的政治素养。讲政治是实现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要求,是***员进行思想意识修养的体现。一个人政治上的堕落往往是从生活上打破缺口的,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就要养成良好的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党性修养,需要一点一点积累。需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去获得,同时也让我们实现作为一名***员的人生价值。

汇报人:思想汇报网

2011年4月15日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9

一、理想信念是防腐拒变之根本

通过部分党员干部的“东窗事发”不难看出,那些人之所以成了阶下囚,究其原因,根源在于理想信念的动摇。他(她)们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党的干部,忘记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平时,他们淡化了理想信念的自我教育和学习。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结果,自然地就肆无忌惮地受贿、贪污。从这些人不难看到,理想信念动摇的危险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时刻提醒自己,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从源头上解决信念不坚定问题。

二、工作作风过硬是防腐拒变的内在要求

没有过硬的工作作风,就很难经得起现实对你的综合考验。工作作风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行为表现。光有好思想而不去身体力行不行,只有去做了,才能真正实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人生价值。作风不过硬,就容易为社会上形形的名利所诱惑。一些党员干部就因为作风不过硬而被别有用心之人牵着鼻子下水。同样是党的干部,如任长霞同志,就能顶住压力,从严要求自己和身边的人。从她的事迹中,不难看出,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过硬的工作作风是经不起考验的。

三、廉洁自律是约束自我保护自我的真正法宝

从干部保护的角度讲,廉洁自律是干部防腐拒变的法宝。作为一个干部,只有从严要求自己,才能经得起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利益的诱惑。从领导岗位到阶下囚,无不说明一个人在岗位上自制力的重要性。从小贪到巨贪,从小贿收礼到大贿收钱,一步一步放纵自己,大肆进行权钱交易。结果,自然是被“”,接受党纪国法的洗礼。可见,在领导岗位上,只有自始至终加强自身的廉洁自律意识,才不至于被“糖衣炮弹”击倒。

四、群众观念是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

一个没有群众观念的干部,不可能干出令群众满意的实事来。群众观念是执政为民理念的思想基础。有了群众观念这个思想基础,才能在工作中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更好地为群众多办实事,切实地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观念实际上就是公众观念。如果没有公众观念,一切以自我为中心,那么,就谈不上为人民服务,也就谈不上做“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那些在反腐倡廉中违法违纪者,就是因为群众观念淡化私欲彭胀所致。

总之,通过这次反腐倡廉的教育和学习,使我深深感到--一个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的可怕、工作作风败坏的可悲、廉洁自律意识淡化的可怜、群众观念不强的可恨。在今后的工作中,使我更加坚定了“为民、务实、清廉”的理念。为此,我们要寻找差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振奋精神,做好当前工作。

1.提高政治素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要做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面对复杂的环境,时刻以党员标准对照要求自己;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2.提高思想素质。加强学习,通过学习,筑牢思想防线;继续提升人格修养,要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3.提高作风素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成为人民的公仆;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工作作风;不断开拓创新,与是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10

《蝇贪之害》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典型案例,真实再现了部分党员干部的腐败历程。以下是关于公路局人保局观看警示教育片蝇贪之害心得体会。

公路局观看警示教育片蝇贪之害心得体会:

《蝇贪之害》是一部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片,影片真实的呈现了基层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从小贪日积月累到最后铸成大错的腐化坠落丑行,深入分析了“蝇贪”形成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启示,通过群众身边真实的案例、违纪者深刻的忏悔,进行以案说纪,让基层党员干部受教育、知警醒、明底线。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蝇贪”泛滥,其害如“虎”。中央早就提出,反腐败斗争要抓早抓小,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错酿大祸。也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于“打老虎”,中央反腐力度在高压态势之下有序进行;对于“拍苍蝇”,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让它们无藏身之地,把它们抓住,拍死,不等它们长大成虎害。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安宁,社会才会和谐,百姓才会幸福!在正风反腐的持续高压之下,全国党风廉政状况比以往有明显好转,但不用讳言的是,基层违纪违法、侵犯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不少。《蝇贪之害》适时播出,警示党员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这些案例为警钟,从中吸取教训,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远离各种诱惑,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律己正身,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牢固树立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着想,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反腐败带来的清新之风。

人保局观看警示教育片蝇贪之害心得体会: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对于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这些反面典型人物的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背离党的宗旨必将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放松党性修养和锻炼,面对市场经济大潮不能保持警惕、保持冷静、保持操守,更没有慎独慎微,忽视从根本上考虑人民的利益,不甘清贫,崇尚拜金,最终导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其次,党员领导干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工具,在危害党的事业的同时,自己也必将遭到身囚之苦。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正确的行使就能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反之就会成为的魔杖。从领导到囚犯往往是一步之差、一步之遥,人生没有后悔药,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政治生命、青春年华、人生自由和完美的家庭去以身试法换取身外之物。同时,法制观念淡薄,待人处事上没有保持应有的警惕性和纯洁性,必然导致行政行为的畸形,最终葬送身家性命。同时必须切实加强监督,我们干部手中的权利如果失去监督,就会成为谋取私利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只有实行政务公开,把权力的运作置于阳光之下,置于群众监督之中才能有效地防止腐败滋生。

要防腐拒变,自律是关键。始终保持廉洁自律,两袖清风,清正廉洁,是每一名干部最基本的行为准绳。党一直教育我们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经常向大家敲警钟。党员干部不廉洁,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有些党员干部并非学识不高,能力不强,就是因为未能廉洁自律,最后走向犯罪。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警钟长鸣,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始终不渝地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抵制腐败保持一身正气,保持共产党员本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牵涉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自己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一名普通干部,必须在各项工作中筑牢反腐防线,吸取他人的教训,防患于未然,时刻为自己敲响警钟,要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强化自律意识,构筑廉洁从政的警世防线,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考验。同时,扎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要从警示教育片中吸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11

内容提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罪犯劳动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日益凸显,有必要在理性反思的基础上予以重构。应正确定位罪犯劳动的性质和目标,改进罪犯劳动的内容和形式,切实保障罪犯的劳动相关权利,并逐步推行适当的罪犯劳动报酬制。

根据美国学者菲利普· 赖克尔的观点,依监狱劳动目的的不同,可将监狱劳动分为三种类型,即惩罚性劳动、营利性劳动和改造性劳动。改造性劳动是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关于劳动目的的观念。在近代监狱改良运动之前,劳动被当作惩罚和奴役罪犯的手段,大量罪犯被驱赶从事苦役,甚至于一些罪犯被迫从事反复踩转轮圈、推转磨盘、滚动石块等纯粹折磨性的无效劳动。随着近代教育刑的兴起,罪犯劳动的性质才逐步发生变化,劳动不再以惩罚罪犯为目的,而成为改造罪犯的手段.[1]

长期以来的各国行刑实践证明,组织罪犯劳动,可使其从劳动中体验人生的价值,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因而对有效地改造罪犯、促进其再社会化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同时,组织罪犯劳动,可减轻其因沉闷和缺乏建设性的活动而产生的焦虑不安情绪,对监狱的安全和预防罪犯重新犯罪也有正面作用。联合国有关国际性文件充分肯定了监狱劳动对于改造罪犯的意义。许多国家也在有关法律中对罪犯劳动作了专门规定。如西班牙《刑法典》第54条规定:“劳动是犯人的权利和责任,是改善犯人的根本手段。”

在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罪犯劳动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第46条的规定,凡有劳动能力的罪犯,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在监狱工作实践中,组织罪犯参加一定的劳动,是公认的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的罪犯劳动制度在实践运作中曾出现过一些误区,致使劳动在改造罪犯中的积极效应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必要在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反思的基础上,重构我国的罪犯劳动制度。

一、我国罪犯劳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监狱普遍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致使监狱生产中偏重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罪犯劳动的教育改造功能受到抑制,监狱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其本来宗旨。根据《联合国罪犯处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的规定,监狱劳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持和增进囚犯出狱后诚实谋生的能力”,“囚犯及其在职业训练上的利益不得屈从于监狱工业盈利的目的之下”。第一届联合国预防犯罪与罪犯待遇大会通过的《关于监狱劳动的总原则》进而指出:“监狱劳动不应视作附加刑罚,而是一种有利于恢复囚犯适应能力,为其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防止游手好闲和放荡不羁的措施。”我国监狱法第71条也规定,监狱应合理组织劳动,使其矫正恶习,养成劳动习惯,学会生产技能,并为释放后就业创造条件。可见,无论是国际刑事司法准则,还是国内相关立法,都明确规定了罪犯劳动的宗旨在于教育改造罪犯,促进罪犯的再社会化,而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实践中存在的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势必冲淡教育改造这一监狱工作的主题,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由于片面强调对经济效益的追求,罪犯劳动的内容和形式往往服从于发展监狱经济的需要,而不是服务于教育罪犯和训练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第一届联合国预防犯罪与罪犯待遇大会通过的《关于监狱劳动的总原则》第5条规定:“应该从囚犯重新适应社会的角度出发,探讨哪些工种对于监狱最为合适”。我国澳门地区监狱法也规定,囚犯劳动要有利于罪犯重返社会,在安排囚犯劳动时,应考虑其体力、智力、专业能力、其意愿及刑期、以及工作经历和释放后可能从事之业务等因素。[2]但我国大陆地区长期的监狱生产实践中,是以监狱为本位而不是以罪犯为本位的,因而在劳动项目选择、管理方式等诸方面,都很少考虑罪犯回归社会的实际需要,在此情形下,罪犯很难通过劳动获得未来在社会上谋生所需的经验和技能,因而缺乏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产生对劳动的厌恶情绪,有的不惜以自伤、自残的极端手段逃避劳动。

3、对罪犯相关劳动权益的保障不够。首先,有关政策确定的罪犯的劳动时间偏长。根据司法部的相关规定,“罪犯每周劳动(包括集中学习时间)六天,每天劳动八小时,平均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四十八小时”,也就是说对罪犯实行每周 6 天工作制,这相对于我国劳动法规定的 5 天工作制而言,显然偏长,这不仅导致罪犯劳动休息时间的减少,而且挤占了罪犯接受教育和进行其他娱乐活动的时间,从而对教育改造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其次,罪犯劳动报酬制没有真正落实。获得劳动报酬是罪犯的一项法定权利。联合国在《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76条第1款规定:对囚犯的工作,应订立公平报酬的制度。1994年出台的我国监狱法第72条也明确规定: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但是,监狱法的这一规定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实际执行,罪犯劳动报酬成为一张事实上的“法律白条”。第三,尽管监狱法规定了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死亡的,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但因没有实施细则,使这一法条在实践中难以执行。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观念上的原因,如报应刑思想和对罪犯权利的漠视;也有立法上的原因,如监狱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过于笼统,可操作性差;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监企合一的不合理体制。在监企合一的传统体制下,监狱被定位于特殊企业,国家不能提供全额财政保障,监狱经费供给主要采取“以收抵支”的模式,罪犯劳动生产成为维持监狱运转的重要手段,因此,监狱在承担执行刑罚与改造罪犯任务的同时,被迫通过生产创收来弥补经费缺口,不得不直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信息、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劣势,决定了监狱企业很难在竞争中取胜,结果使整个监狱系统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在承重的经济压力之下,监狱不能集中精力搞教育改造,罪犯劳动的功能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沦为经济创收的手段。

二、重构我国罪犯劳动制度的设想

1、正确定位罪犯劳动的性质和目标

应当明确罪犯劳动作为教育改造手段的地位,必须使罪犯劳动服务于改造罪犯的需要。尽管不能否定罪犯劳动的经济效益,但绝不能将盈利目标置于改造目标之上。2003年以来,我国启动了监狱体制改革工作,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监狱运行新体制,其实质就是将监狱企业与监狱相分离,还监狱国家刑罚执行机关的本来面目。监狱体制改革的推行,为纯化罪犯劳动的功能、发挥劳动的矫正作用提供了有利契机。根据监狱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改制后监狱企业主要任务,是为改造罪犯提供劳动岗位和生产手段,是改造罪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运行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罪犯改造这个目标,监狱企业的产业、产品结构要适合监狱改造罪犯的需要,有利于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罪犯劳动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增强罪犯刑满释放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2、改进罪犯劳动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服务于改造需要的罪犯劳动的宗旨,罪犯劳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应当进行调整和改进。笔者认为,传统的大产业格局和市场化运行的监狱经济模式,不利于体现为改造服务的宗旨,也不符合国际通例。应当改变监狱产品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局面,建立监狱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将监狱生产的供求对象主要限定为政府和公益机构;应当逐步退出那些大规模、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如采矿业等,选择哪些适宜罪犯的劳动项目,如国外监狱普遍开展的洗熨、制衣 、标志制作、木工 、针织 、造信封、印刷和书籍钉装等项目;应借鉴西方的做法,同社会企业合作,适度开展狱外劳动,使符合条件的罪犯有机会直接进入社会上的企业参加劳动。[①]此外,鉴于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在监狱服刑的高学历及有专业特长的罪犯有增多趋势,可以考虑开展一些知识、技术含量高的脑力劳动项目,如计算机软件的开发设计等,使这部分罪犯学有所用,也可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当然,即使对这部分罪犯,也有必要让其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因为适度的体力劳动,对于培养罪犯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切实保障罪犯的劳动相关权利

应通过修改和完善监狱法、劳动法等法律,明确规定参加劳动的罪犯,在劳动保护、劳动保险、劳动时限、休息权利以及工伤赔偿等方面,都应当享受与社会劳动者同等的权利。另外,还应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或司法解释,保证罪犯的相关权利得以实现。

4、推行罪犯劳动报酬制

罪犯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可以说是罪犯劳动权的核心内容。传统观念认为,强制性劳动本身体现着国家对罪犯所犯罪行的惩罚,因而罪犯无偿劳动是“天经地义”的,这种观点已经落后于时代,应当抛弃。应改变罪犯无偿劳动的性质,逐步实行适合罪犯特点的劳动报酬制度,这既是罪犯人权保障的要求,也对促进罪犯的教育改造和回归社会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首先,通过建立罪犯劳动报酬制,使罪犯通过自己的劳动也可以取得合法收入,甚至还能给家人寄回一部分钱,这有助于其认识劳动的价值和自己的价值,进而树立自尊,重塑自我。其次,通过建立罪犯劳动报酬制,有利于为罪犯将来出狱初期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避免因生活无着而重蹈覆辙,从而顺利融入社会。此外,罪犯劳动报酬制的建立,还可以为赔偿被害人提供资金渠道。

在监狱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监狱经费的全额保障机制逐步落实的情况下,建立罪犯劳动报酬制的条件已趋于成熟。事实上,我国已有一些地方的监狱系统开始罪犯劳动报酬制的探索。2002年1月,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开始实施的《关于给予罪犯劳动报酬的暂行规定》,在全国率先试行劳动报酬制度。[3]2003年初,福建省监狱系统也出台了《福建省监狱系统罪犯劳动报酬管理试行办法》,实施给罪犯发放劳动报酬制度。参加劳动的罪犯,每月可领到十几元至四百元不等的“工资”。罪犯劳动报酬的考核发放,实行按日考核,按月兑现,考核与狱政管理和教育改造达标考核相结合。据悉,实行罪犯劳动报酬制以来,罪犯违规率明显下降。[4]

在罪犯劳动报酬制的建立中,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必须立足于我国国情,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虽然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但不能照搬有些国家的做法。我国当前仍属于发展中国家,至今仍有数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大量的贫困人口及失业人口。因此,罪犯劳动报酬标准的确立一定要慎重把握,不宜定的太高,否则国家难以承受,也会因社会公平问题而对公众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同意有学者的意见,罪犯劳动报酬的标准要与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各省市要参照本地区的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下限和实际生活状况确定犯人的工资标准。[5]另外还需注意,在我国,狱中服刑的罪犯,其伙食费、服装费、医疗费等基本生活费用都由国家财政拨款统一支出,罪犯无需自理,因此,劳动报酬实际上是罪犯在已经获得上述实物消费以后额外得到的,这同有些国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因此,在罪犯劳动报酬标准的确定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第二,必须结合罪犯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罪犯劳动既有同社会普通劳动者共有的属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罪犯劳动报酬给付的标准、原则、比例、用途、管理、发放等方面,都须考虑罪犯劳动的特殊性和罪犯群体的特点。从劳动报酬给付的标准看,罪犯的劳动报酬额普遍低于本国同行业、同工种普通社会劳动者动工资的数量,这是各国的普遍做法。[②]当然,各国的具体标准不完全一样。参考国际通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同意有学者提出的意见,即从事监狱劳动的服刑人员的报酬以不低于普通公民同类劳动报酬的1/2但不高过2/3为宜。[6]

另一方面,罪犯劳动报酬的管理和发放可采取有别于普通劳动者的一些特殊形式。这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行的做法。例如,美国联邦监狱产业有限公司要扣除犯人劳动报酬的50%,用以赔偿受害人、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以及法庭的罚款等,但是不扣除监狱犯人的膳宿费用。在我国澳门地区,囚犯之薪俸在无任何债务情形下由监狱代为存放于囚犯账户,囚犯有权每月从中收取一定数额的钱作为狱内零用钱。倘若囚犯有如下义务:(1)抚养家庭;(2)对被害人作出损害赔偿;(3)缴纳罚金及司法税,其报酬之半数归于其家庭,报酬的四分之一用于按上述顺序偿还其债务,剩余部分则存放于其账户。[7]我们可以考虑借鉴上述国家或地区的做法,把罪犯劳动报酬分为几大部分,采取不同的管理和发放形式。例如,分为生活补助金、家庭救济金、就业储备金等部分;生活补助金用于罪犯在狱中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家庭救济金可用于生活困难的罪犯家属的必要支出,这两部分可以按月定期发放;就业储蓄金由监狱按月提取,在罪犯服刑期间代其保存管理,在其释放时一次性发放,用于罪犯在出狱初期的基本生活费用。此外,可考虑在罪犯劳动报酬中抽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建立受害人赔偿基金,由专门机构集中加以管理,用于对社会上的犯罪受害人进行赔偿,这样可以增加罪犯的赎罪意识,同时对受害人群体进行帮助和安抚。

笔者以为,在将来罪犯劳动报酬制度普遍推行以后,我们还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探索罪犯自愿劳动的模式。目前的罪犯劳动模式无疑具有强制性质,这种强制性劳动的模式也具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是,如果在条件成熟的时,实行自愿劳动的模式,则更能体现罪犯在劳动中的主体性地位,更有利于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目标。可以说,自愿劳动模式的建立,将使我国监狱文明走向一个新的高度。而罪犯劳动报酬制的推行,有助于发挥利益导向作用,引导和激励大多数罪犯自愿参加劳动,这就为罪犯劳动由强制劳动向自愿劳动转变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当然,自愿劳动模式的建立,还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短时间内我国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在理论上展开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注释:

[1]吴宗宪:《当代西方监狱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756页。

[2]蓝天主编:《一国两制法律问题(澳门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第610页。

[3]《北京监狱全国开先河 狱中罪犯劳动也能拿报酬》, 《北京青年报》2002年7月9日报道。

[4]《福建监狱系统在全国率先推行罪犯劳动有酬制度》,中新社福州2003年12月1日电。

[5]腰明亮:《现阶段我国实行罪犯工资制度的可行性探讨》,《中国市场》,2006年,第6期,第52页。

阶下囚的自我修养范文12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使自己在思想上受到了强烈的震憾和教育。看到一些领导干部由人民的公仆,一下子蜕变成阶下囚,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时刻进行理想信念的修养致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党性原则,宗旨观念淡薄,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占据头脑值观发生偏离,堕落为犯罪分子。他们的犯罪过程,深挖其根源主要原因一是权力观念重错误,把党和人民赋予权力当作自己的东西。二是缺乏监督机制、体制漏洞,出现利用手中职权为所欲为,以个人意识代替法律。做为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党员干部,要以他们作为反面教材,认真进行反思,需作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党员,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自己坚持经常性的深入学习和钻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注重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

作为党员,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因此,我要从警示教育片中吸取教训,警钟长呜,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作出贡献。